發布時間:2022-07-06
瀏覽次數:76
在公園和綠地這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會形成植物、以植物為食的食草動物和以食草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構成的食物鏈,由于人類參與了這個生態系統中的活動,所以以食草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的數量會受到限制,因而病媒生物的天敵數量不會相對恒定,為保持動態平衡,反而會出現種群密度異常的情況。
湖泊、河流、池塘等大中型水體的保潔質量高,水質較好,魚類等蚊蟲天敵的數量多,且游玩人員的數量多、流動性大、活動時間長。此外,良好的環境也增強了人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這些都會有效降低病媒生物的環境容納量,減少病媒生物的侵害和繁衍。反觀地處偏遠且人員流動性較小的公園、綠地,由于缺乏維護和日常管理,其公共衛生設施如廁所、垃圾收集容器往往陳舊、數量不足、設置不合理及管理不到位,樹木修剪不及時,雜草叢生,垃圾去除不及時,毀綠和侵占現象嚴重。這類公園、綠地甚至成為垃圾非法傾倒場地,以及流浪貓、狗和野生動物的聚集地。臟、亂、差的環境也會吸引大量病媒生物的棲息和活動。
公園、綠隊中常見的鼠類、蚊蟲、蠅類、蟑螂均能孳生、繁衍,且其大部分種類一年四季均有活動,在室內外均能孳生、繁衍。若防制措施不力,很容易形成病媒生物密度高峰。有時候,公園、綠地的局部生態環境適合病媒生物活動且可以延長病媒生物活動的時間。公園、綠地環境中偶爾也會出現野生動物,如鳥類,鼬、松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以及遺棄的貓、狗等寵物,動物的棲息活動非常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的交叉傳染,這增加了動物間疾病或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風險,而且病媒生物自身也是許多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對防制范圍內的所有場所及其周圍外環境的情況進行勘查,關注病媒生物的孳生地及棲息場所的類型和分布,識別潛在的風險;勘查建筑結構密閉性以及防鼠、防飛蟲設施;勘查運營管理情況和清潔情況;了解以往的病媒生物侵害情況;了解過往的殺蟲劑使用情況等。防制人員完成現場勘查后,應填寫服務場所的風險等級評估表。
在結束現場勘查和風險評估后,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應包括調查目的、意義,調查場所的類型、數量,調查時間和人員組成,調查方法,調查結果與分析,調查結論和建議等內容,并附相關表格及其他附件。調查報告一式兩份,一份存檔,一份交服務采購單位,并為其做詳細說明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