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13
瀏覽次數:30
蛾蚋(é ruì )科又稱蛾蠓科、毛蠓科,俗稱蛾蠅。是微小型多毛或鱗毛的雙翅目昆蟲,包括吸血的白蛉和室內常見的蛾蚋等重要衛生害蟲。幼蟲多生活在水生生物的棲息地(往往是含氧低的地方),包括浴缸、洗手盤等,是浴室常見的滋擾性害蟲。
蛾蚋成蟲頭部小而略扁,復眼左右遠離,無單眼;觸角長,與頭胸約等或更長,由12~16節組成,輪生長毛;口器的下顎須長而曲折,4或5節,喙短而吸血性者長。胸部粗大而背面隆突,小盾片圓;足較短或細長,脛節無端距。翅基部窄而端部或尖或圓,常呈梭形;翅緣和脈上密生細毛,少數還有鱗片,翅脈縱脈多而明顯,至少有9條縱脈伸達翅緣,橫脈少而不顯只在翅基部有,基室短??;亞前緣脈(Sc)多短或不完整,徑脈(R)分4或5條,中脈(M)分3或4條,肘脈(Cu)只1條,臀脈(A)很短或退化。腹部筒形,6~8節,雄外生殖器發達而顯露,雌產卵器突出。
幼蟲細長筒形,全頭型,無足,兩端氣門式或后氣門式,體12~14節,體背側多有骨化片,側腹面常有膨突幫助移動,后氣門式的氣門位于一短粗管上;體多剛毛或棒狀毛,腹端常有長毛或毛刷等飾物;水生幼蟲還有氣管鰓和附著用的吸盤狀結構。幼蟲多為腐食性或糞食性,生活在朽木爛草及土中,有些生活在下水道中,羽化后常見于室內。
蛾蚋卵期為2日; 幼蟲四個齡期,約14日開始化蛹; 蛹約3-4日羽化。 雌成蟲產卵的平均數是241±16.6粒,約在羽化后的3-4日會開始產卵。 成蟲在羽化后的3-4天就開始死亡,14天內大部分的成蟲會死亡;但也有活過一個月的記錄。
蛾蚋聚集分布在潮濕環境。聚集分布的種群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抗性可能比單獨的個體要強,所以容易聚集出現。
蛾蠓成蟲除家室常見外,野外潮濕環境極常見,有的生活在白蟻巢、鼠洞、獸穴等處。水生者除污水外,也有在靜水或瀑布之下的。蛾蠓的成蟲靜止時翅多呈屋脊狀斜覆體上或向后上方斜翹,翅多毛或鱗而似小蛾,故有蛾蚋、蛾蛉、毛蛉等名。按“蛉”字已久用于脈翅類昆蟲,而毛蛉、蛾蛉已是脈翅目科名故不宜再用;而白蛉已然慣用就依舊之。
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蟲在都市中,主要孳生在含有腐爛有機質的淺水域,化糞池、污水池、廁所、浴室洗臉臺、地板積水、廚房的水槽、潮濕的抹布等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室外的淤積排水溝和一些有機質較高的積水容器中,也能發現蛾蚋幼蟲的蹤跡。羽化后的蛾蚋成蟲大多就近停在墻壁上。